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”在福州市罗源县,隐匿着一座古朴的村落——吉际村。7月7日下午,“薪火-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实践队奔赴吉际村,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资源,探寻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密码。
吉际村旧名“吉漈”,四面青山耸立,仅在北面有一水口,地势陡降,形成一小漈,故名。村中房屋都只有一进深,分布于山坡的各级台地,依赖纵向的石阶相互串联,形成高低错落的山地村庄风貌。明末黄氏族人由今宁德市大岭头迁入定居于此,村落至今已有560多年历史,并在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
实践队抵达后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。在当地村民的热情引导和详细介绍下,队员们深入走访村落,细致考察其历史文化遗存。沿着蜿蜒的吉际古道,实践队重点考察了一座典型的黄姓世家古厝。这座古宅是村内二十余座古厝的代表之一,其门楣高悬“耕读传家”牌匾,无声诉说着家族的历史荣光与村落崇文重教的价值传承。队员们不仅详细访谈村民,了解宅院历史,更对其建筑细节进行了观察记录:特别是屋檐下精巧的排水系统——雨水经瓦当汇入水槽,流入天井暗沟,最终排至村外溪流——这一设计有效解决了山地院落的积水问题,生动体现了传统民居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与实用匠心。
在随后的调研中,实践队沿古道行进,系统考察了村内其他代表性古厝。队员们采用影像记录、文字笔记、口述访谈等方法,对吉际村的聚落空间形态、建筑特色、历史脉络以及村民口述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信息采集。
这次调研活动让实践队员了解到吉际村的悠久历史,感受到传统古村落的文化魅力。作为青年学子,实践队致力于成为传统文化的观察记录者,传承创新的参与者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焕发生机。
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 通讯员 叶翔宇